中新網北京9月19日電 題:阿裡巴巴海外上市引反思 優質企業頻“出走”待解
  記者 李金磊
  美國時間9月19日,阿裡巴巴將在紐交所正式掛牌交易,籌集資金或超過200億美元,有望成為美國史上融資額最大的IPO(首次公開募股)。
  遺憾的是,面對這場資本盛宴,國內投資者卻無法直接參与其中。專家表示,阿裡巴巴等優質企業頻頻出走到海外上市,凸顯中國股市之痛,國內資本市場應儘快完善頂層設計,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和國際化,提高市場的競爭力和吸引力。
  阿裡巴巴無法在內地上市
  在經歷過火爆的全球路演之後,阿裡巴巴19日將在紐交所正式上市,這也意味著中國股市錯失了又一個優質企業,而國內投資者也無法直接分享阿裡巴巴的成長紅利,不少人因此而提出疑問,為什麼阿裡巴巴不在國內資本市場上市?
 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對中新網記者說,阿裡巴巴之所以未在內地上市,主要是因為其無法滿足內地上市的標準和要求。
  按照現行《公司法》規定,設立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,應當符合“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”,而且應當同股同權。但是,阿裡巴巴集團註冊於海外,最大股東是日本軟銀集團,其特殊的“同股不同權”合伙人制度也不符合上市規則,這就註定了阿裡巴巴與A股市場無緣。
  趙錫軍表示,阿裡巴巴的股權架構難以滿足內地和香港的規則,但美國市場相對靈活和簡單。此外,考慮到市場規模、技術資源和美國投資者對互聯網企業的認同感等因素,阿裡巴巴在美國上市能最大限度發掘它的投資價值。
  據媒體報道,由於市場反應強烈,阿裡巴巴IPO發行價區間從60到66美元調至66到68美元之後,仍有傳言稱其或進一步提高。隨著19日正式發行,阿裡巴巴極有可能成為美國史上集資額最大的新股。
  優質企業頻頻赴海外上市
  事實上,除了阿裡巴巴,百度、騰訊、京東、新浪等互聯網企業均“集體出走”,選擇海外上市。諸多優質企業的流失也被看做是A股之痛。
 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,這些企業的流失,很大程度上是源於國內投資人的短視。她表示,由於國內投資人熱衷投資“最後一公里”,一些互聯網公司創業初期很難從國內獲得資金,其獲得的風投資金大部分來自境外,而受“境外企業無法在內地上市”規則的限制,這些“外國公司”成長起來後註定無法在內地上市。
 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副主任呂隨啟對中新網記者說,近期優質互聯網公司掀起赴美IPO熱潮,一是有些企業缺乏業績支撐,達不到內地上市的盈利門檻;二是有些企業因為內地上市排隊時間比較長,耗不起,擔心錯過黃金髮展期。
  按照現有的創業板首發管理辦法,企業上市必須滿足盈利條件。擬在創業板IPO的公司,其在報告期內財務指標必須符合成長性要求,包括“最近兩年連續盈利”且“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於一千萬元且持續增長”等。但現實是,一些新型互聯網企業在創業初期基本是虧損狀態,完全達不到創業板上市的硬性標準。
  此外,“等不起”也是眾多企業海外上市的重要原因。以創業板為例,目前在審企業已經超過200家,多數企業審核時間在兩年以上,有些甚至長達四五年。
  亟待破解“牆內開花牆外香”
  值得註意的是,阿裡巴巴公告顯示“如果未來條件允許將積極回歸國內資本市場”,趙錫軍表示,在國內企業走出去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情境下,要吸引並容納優質企業上市,必須完善頂層設計,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和國際化,提升提高市場吸引力和競爭力,這是目前需要做的核心工作。
  左小蕾指出,要避免“牆內開花牆外香”,一方面,國內投資人應改變急功近利、一夜暴富的投機心態,沉下心來,尋找發現並投資符合未來新業態發展趨勢的創新創業公司;另一方面,應推進開啟國際板,允許境外公司上市,當然開通國際板影響巨大,必須在制度設計上加強事中事後監管。
  “優質公司爭相赴美IPO,主要和國內資本市場制度的不完善、投機盛行有關。”呂隨啟認為,要讓更多的優秀企業回歸A股,還需要在新股發行體制、監管體制以及投資者保護等多個方面進一步完善。
  呂隨啟指出,中國股市需要制度優化,應適度放寬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和科技創新企業上市標準,同時推進註冊制改革,暢通新股發行通道,在信息披露、運行監管等方面下更多工夫。
  “長遠來看,頂層設計優化和運行環境改善後,有利於上市企業找到信心,投資者形成穩定預期,融資方與投資方利益才能得到均衡,上市企業也就不會經常搞一鎚子買賣,投資者也不用整天去投機,這樣市場才會更加具有吸引力,但這不是短期內能夠扭轉,需要一個過程。”呂隨啟說。(完)  (原標題:阿裡巴巴海外上市引反思 優質企業頻“出走”待解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x38jxpd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